堅持廉潔從教??? 遠離職務犯罪
?
泰州實驗中學? 朱元珍
?
人們都說:“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!”這體現了人們對教師的尊重。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,因為他是人類文化、文明的傳播者,因為他的職業是神圣的,擔負著培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,因為他是人師,是人之楷模。然而,近年來,由于社會上種種不良思潮的影響,教育行業這塊凈土也隨之受到了影響,職務犯罪也在向教育行業蔓延,出現了一些為師不廉的現象。一些教師淡化了對事業、對理想的追求,敬業精神下降,教學工作馬虎,精力投入不足。有的教師貪圖金錢和享樂,信奉“金錢萬能”,提出了做人要“理論聯系實惠”,熱衷于“有償家教”,向學生出售資料等。這些行為不僅違背了《教師法》、《教育法》,也損壞了教師的群體形象,更為嚴重的是敗壞了社會風氣,污染了育人環境,扭曲了純潔的師生關系。那么如何預防職務犯罪,克服為師不廉現象,消除教育行業不正之風呢?我認為,除了健全監督制度、加強紀律教育外,我們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,樹立高尚的師德,堅持廉潔從教,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。?
首先,教師必須堅守高尚情操。教師不能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心理來從事教育教學活動,也不能要求學生對自己付出的勞動從物質利益上作出回報,從利益角度考慮,教師也不應當利用工作之便向學生或家長索取額外報酬。既然教師在生活、工作穩定等方面已基本上沒有后顧之憂,那么他們就必須自覺培養以事業為重、以學生為重的寬闊胸懷,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。以這樣一種情感來對待和堅持獻身教書育人的事業,只有這樣,才能用一個高尚、美好的人民教師形象去影響學生,熏陶學生,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,進而促進社會道德水平,促進社會義精神文明建設,就是人民教師應有的高尚情操。?
其次,教師要發揚奉獻精神。一個人只有深深地熱愛他自己所從事的職業,就會為之奮斗,為之獻身。教師職業作為一種以人育人的職業,對其勞動質量提出的要求更高并更無止境,對其勞動數量卻又很難做到準確計算,所以從事教師職業必須發揚奉獻精神。教師的奉獻精神就是以為學生服務為最高目的,以培育少年成長成人為最大責任,不計報酬,淡泊名利,樂于獻出,不重索取,以教為志,以教為榮,以教報國的精神。我們處在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,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,教師應當開拓創新,更成為“政治堅定、思想過硬、知識淵博、品德高尚、精于教書、勤于育人”的教育家,這就需要一種在已有的基礎上,不固步自封,開拓前進,勇往直前的奉獻精神。時代對教育寄以厚望,對教師賦予重任,教師要以國家社會的大業為已任,珍視本職所承擔的職責,愛崗敬業,樂于為之奉獻自己的寶貴年華。?
再次,教師要杜絕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。教師利用履行教育學生職責之便為個人謀取私利,與堅守高尚情操、發揚奉獻精神是背道而馳的。為了抵制利用職業之便以教謀私的錯誤傾向,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,應著重解決一個心理上不平衡問題。應樹立以積極的勞動創造為社會集體作貢獻觀,樹立思想言行合乎道德標準的道德觀,要在勞動貢獻基礎上追求利益,不要不勞而獲,不索取損害他人利益的財物。不收受不義之財,正確看待分配不合理的短暫現象。教師作為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群體,不應因為心理上感到不平衡就對錯誤傾向隨波逐流,而必須站在更高的立足點上,以正確的態度來認識和對待社會上的消極現象,以堅定的立場維護教師自身廉潔從教的形象。我們也應當看到,近幾年,教師待遇的不斷改善,教師的收入、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大幅度提高,使職業穩定性的優勢愈顯突出,教師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的職業。所以我們更要珍惜這份光榮而神圣的職業,堅持廉潔從教,樹立良好的教師職業形象,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。
孟子曾經說過“路雖邇,不行不至;事雖小,不為不成”,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,立足本職崗位,堅持廉潔從教,遠離職務犯罪,讓清正廉潔之風吹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!



